TVB小说

玛丽恩巴德悲歌 • 一(第1页)

从卡尔斯巴德到魏玛途中的歌德

1823年9月5日

19世纪的头20年,歌德几乎每年都要去波希米亚的卡尔斯巴德和玛丽恩巴德旅行和疗养。

他在玛丽恩巴德时,通常寄居在阿玛丽·莱佛佐太太家中。

房东太太的大女儿乌尔丽克,正值妙龄少女,焕发青春的年华。

她经常陪歌德散步,像一个女儿对待父亲那样搀扶他,天真地向他谈论自己即兴想到的一切;歌德也在信中称她为“亲爱爸爸的忠实而漂亮的女儿”

可是时间一久,爱的激情在歌德心中荡漾起来,终于到了不可遏止的程度。

1823年6月,歌德又来到玛丽恩巴德,他决意想使乌尔丽克成为自己的妻子。

7月,魏玛公国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也抵达该地,歌德就请他代自己向乌尔丽克求婚。

但结果只是听到一番委婉的敷衍。

8月,乌尔丽克一家从玛丽恩巴德去卡尔斯巴德,歌德亦尾随而至,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74岁生日,生日之辰,他收到了一件礼物,上面具有包括乌尔丽克在内的三个房东女儿的名字,但是关于求婚一事却只字未提。

莱佛佐太太请求公爵无论如何也要慢一点把拒婚的事告诉他的枢密顾问。

于是歌德在9月5日带着不明确的答复离开了卡尔斯巴德。

但他刚一和乌尔丽克告别,心情就激荡起来。

他忘怀不了乌尔丽克向他告别时的最后一吻,她的可爱倩影不时浮现,眼前是一片萧瑟秋色,老人悲不自胜,就在马车的车厢里、途中的驿站上,一气写下了他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对于歌德的这件轶事,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一致认为,《玛丽恩巴德悲歌》是歌德一生中的转折点:他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玛丽恩巴德悲歌》固然吐露了惆怅之情,但悲歌(elegie)一词,本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诗体,既可用于哀歌、挽歌,亦可用于战争诗、政治诗、教喻诗、爱情诗,如歌德的《罗马悲歌》,并非是哀悼罗马之作,乃是采用古代格调写的爱情诗篇。

——译者题记

1823年9月5日,一辆旅行马车沿着乡间公路从卡尔斯巴德向埃格尔缓缓驶去。

秋天的清晨,寒意袭人,瑟瑟冷风掠过已收完庄稼的田野,但在辽阔的大地上仍然是一片湛蓝的天空。

在这辆四轮单驾轻便马车里,坐着三个男人——萨克森—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冯·歌德(卡尔斯巴德的疗养表格上是这样尊称的)和他的两名随行:老仆人施塔德尔曼和秘书约翰——歌德在这新世纪里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由这位秘书首次抄写的。

他们两人谁都不说一句话,因为这位年迈的老人自从在少妇和姑娘们的簇拥下、在她们的祝愿和亲吻下告别卡尔斯巴德以来,一直没有张过嘴。

他纹丝不动地坐在车厢里,只有那全神贯注正在思索的目光显示出他的内心活动。

在到达第一个驿站休息时,他下了车,两位同伴见他用铅笔在一张顺手找到的纸上匆匆地写着字句。

后来,在前往魏玛的整个旅途中,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歇宿地,他都一直忙着干这样的事。

第二天,刚刚到达茨沃滔,他就在哈尔腾城堡里埋头疾书起来,接着在埃格尔和珀斯内克也都是如此。

他每到一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在行驶的马车里斟酌好的诗句赶紧记下来。

他的日记只是非常简略地谈到这件事:(9月6日)“斟酌诗句”

,(9月7日)“星期日,继续写诗”

,(9月12日)“途中把诗又修改润色一遍”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亲爸是首富

我的亲爸是首富

养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居然不是亲生的,而这一天,亲生父亲带着亿万家产来接自己...

宝贝葫芦

宝贝葫芦

洪荒无限流,大家一听应该就有想法了吧,嘿嘿。...

极品透视医圣

极品透视医圣

宁飞扬偶获极品男神系统,得到透视技能,被打造成为宇宙最优秀的男人同时,也要接受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让各路女神通通爱上自己,完不成将面临未知惩罚。到底有完没完宁飞扬被女神追的头...

这重生有毒

这重生有毒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穿越明朝当暴君

穿越明朝当暴君

附身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决心当一个最强硬的帝王。让皇太极受尽折磨,甚至被处决前还要在西伯利亚为大明服役。令士大夫远离他乡,在美洲大陆传播儒家理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