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2页)

老校长颇为感怀,果然聘用了她。

公西渊在电话里听说她留在沪上开始生活,不准备再回容城,很是懊恼“早知道我就应该在沪上开报馆,也省得你去别家报馆写文章。”

听说她仍沿用旧的笔名在申报发表文章,欢欣不已“阿茗,你的文章有振聋发聩之效,愿你多写些这样的文章。”

转而又道“申报是沪上有名的报纸,不但销量高且影响力大,况且如今的主编黄铎先生可是报业人的骄傲,很有风骨,又关注民生疾苦,你留在沪上也好。

不过你要自己多加小心,沪上情形复杂,远不似容城平静。”

挂了电话之后,公西渊立即打电话回家,让家里佣人搜罗最近的申报寄到容城去,且掏钱订了一份申报,只为了能读到容城公子的文章。

顾茗就此在沪上安顿了下来。

隆冬时节,容城与玉城的交界处雪花飘飞,天地肃杀。

营房里,亲卫应超边往火盆里埋板栗红薯边呲出一口白牙“团座,我小时候一到冬天,奶奶最喜欢往火盆里煨板栗红薯,等熟了之后满室甜香,最好吃不过。”

他今年十五岁,正是抽条的年纪,来到冯瞿身边几个月,深陷下去的腮帮子圆起来,模样也周正许多。

容城与玉城打起仗来,流民四窜,连带着周边的老百姓也没好日子过。

不过容城治下,军政府发展远洋贸易,自行解决大部分军饷问题,再向中央政府伸手讨要补贴,地方百姓的税收并不重,市场繁荣。

而玉城治下的曹大帅父子刻薄寡恩,只知一味向百姓索取,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本来老百姓日子就不好过,打起仗来许多家无恒产者第一时间就变成了流民,向容城方向逃亡。

应超就是冯瞿在流民堆里捡来的,当时他都饿晕了过去,半大的小子头发打结,浑身散发着臭味,奄奄一息躺在路边的草堆上,离死也就只差了半口气。

冯瞿巡视防线,骑马路过,一时犯了恻隐之心,吩咐手底下的亲卫带回去,应超醒过来之后,嚷嚷着要留下报恩,明眼人谁都得出来,这小子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不致被饿死。

应超是个自来熟的性子,来到冯瞿身边之后,小事上不由分说就上手自作主张了,比如今日在少帅房里的火盆煨栗子之事。

冯瞿桌上是一摞折叠起来的报纸,每张报纸上面都有用红笔圈起来的文章,那是顾茗跟人骂战的杰作。

唐平奉命留在沪上,隔一阵子就有刊登了容城公子文章的报纸送抵前线,打发了冯瞿战时的大部分闲暇时间。

沪上人事纷杂,陈晚香之事引起的骂战持续了一月之久,容城公子一战成名,应聘担任申报的特别记者,专写杂文,没想到拥趸渐多,每日报馆都能收到几十至几百封读者来信不等。

冯瞿以前从来不知道,她是这样的性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泼辣鲜活。

有好多次,他读到容城公子的文章就不由笑出声来,眼前浮现出她以前在他面前假模假式的狗腿模样,几度无语,暗暗怀疑她当时在心里说不定也如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一般骂他,只是没有机会考证而已。

在那持续一月的初场骂战之中,顾茗得罪了沪上有名的笔杆子屠雷先生。

屠雷先生是最早把陈晚香钉在淫妇的耻辱柱上的文人之一,战斗力旺盛,以往沪上报章杂志的骂战之中罕逢敌手。

这位屠作家也是留学归来,以多情而出名。

他在家有糟糠之妻的情况之下公然追求一名未婚名媛,还写了数封情诗给那位名媛。

本来这事儿名媛不公开,别人大约也不会知道,但偏偏屠作家非要展示自己的情诗,于是成为众人皆知之事。

屠作家一面向公众展示着他的深情,一面对陈晚香大加挞伐,连同揣测容城公子与陈晚香有一腿的话也是他透露出来的。

于是有了那篇两面派先生的文章。

“屠先生虽然标榜为新派人士,但却有听壁角之癖好,对旁人情事了如指掌,实在令人费解。

正如他一面对糟糠之妻不闻不问,一面深情款款不计报酬追求别的女士,还不忘向世人展示他的深情,连情诗里的标点符号都恨不得拿来卖钱,当真令人钦佩之至。

假如要选一位两面派,非屠先生莫属,他的深情与寡情拿捏的非常有分寸,值得我辈效仿,在何种情况下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相信屠先生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冯瞿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火盆里的板栗“嘭”

的一声爆了起来,香甜的味道窜鼻而入,他仿佛在一场舞台上的话剧,只能到一方的精彩言论,另一方躲在舞台背后,听不到只言片语,急的人抓耳挠腮,恨不得掀起幕布到对方的还击。

唐平再次接到少帅的命令,顿时呆住了。

远在战场上的冯瞿要求他搜集屠雷与顾姨太骂战的文章送过去。

这是上瘾了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全世界都在嗑我们的CP

全世界都在嗑我们的CP

恋综文每晚十点来嗑糖下本占有跟出格求收藏纪锦因为种种原因,接了一档恋综。只是,她没想到会在节目里碰到分手半年的前男友周牧沉。看到纪锦跟周牧沉的单人采访纪锦喜欢成熟稳重三观正,长得...

清穿重生一世

清穿重生一世

皇上,太子又跑了梁九功哭丧着脸向康熙说道,康熙无奈摸把脸,这,第几次了。5次了梁九功,什么时候,朕这把椅子对他们都没吸引力了要不,咱也跑一次康熙摸着胡子,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宓皇后本纪

宓皇后本纪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