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 4 章管不住嘴 (第1页)

纵观华夏医史,历代名医学医的初衷往往十分相似:一般他们会有一位体弱多病的母亲,或者一位被庸医耽误的母亲。

又或者是一位体弱多病且还被庸医耽误的母亲。

这与历朝历代“以孝治天下”

“百善孝为先”

的思想有关,也与人最基本的天性有关:只有自己亲近、自己看重的人出了事,才会切身体会到那种无能为力的痛苦。

那种恨不得以身代之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挫败感会像潮水一样将人淹没,令人生出种灭顶般的悲恸。

所以从孔子开始,就倡议读书人要学点医理。

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的父母在渐渐变老,人老了,病也来了,你哪怕不懂怎么治病,也要懂得分辨有没有遇上庸医。

否则耽误了父母的身体,你想哭都没地方哭!

霍善一紧张,李时珍几人也感受到了,不过病人在前,还是霍善关心的病人,他们也没趁着这个好机会游说霍善抓紧学医。

现在他们也想开了,没一开始那么挫败和紧迫,闲暇时四个老头儿聚在一起讨论历代医案,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不着急,慢慢来。

【你先别慌,瞧他这一嗓子嚎得中气十足,不像中了蛇毒。

】孙思邈捋着白胡子作出初步判断,头一个出言安抚霍善。

张仲景对此表示认可:【我观此人面色虽然白了点,但应当是忧恐所致,和蛇毒没关系。

李时珍道:【你走过去再看看他的伤口,看完应该可以确定那蛇有没有毒了。

毒蛇有对长着毒腺的尖牙,咬出来的伤口大而深;无毒的蛇留下的一般是两排整齐的齿印,比较细,很容易分辨。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实从见到患者那一刻起诊断就已经开始了。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再佐以脉象进行判断,基本能把患者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只是四诊合参是非常依赖经验的,就比如脉象,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人正常的脉象是怎么样的,就没法从脉象的变化判断出他具体有什么问题。

不是老祖宗凭借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不好用,而是会用的、能用对的人太少。

别说是把自己的身体训练成精湛的多合一诊疗仪器了,就算是到了真正拥有无数先进诊疗设备的后世,医院通过CT、核磁共振等各种检查把人体一层层拍成片给医生看,也并非所有医生都能看懂原片。

大多都只是参考一下阅片医生的判断而已。

小地方没少出现让患者做了全套检查结果依然误判误诊的情况,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家号则是一号难求,哭着求着找关系去看病的人永远挤破头。

经验丰富的好医生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供起来的宝贵人才。

看病难,培养医生也难。

热门小说推荐
异轨殊途

异轨殊途

突发异变的生物,莫名觉醒的异能,背后的原因扑朔迷离。种族的争端,不同的信仰,战乱纷纷。人类的救赎,和平的征途,路在何方?所坚信的一定就是对的吗?所疑惑的真的要有答案吗?...

穿越之败家福晋

穿越之败家福晋

女主版大纲富察盈玥被脑抽的乾隆陛下赐婚给了十一阿哥,没错就是那个大清有史以来最抠门皇子守财奴爱新觉罗永瑆,富察盈玥累觉不爱于是决定,你当你的守财奴阿哥,我做我的败家福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作为一只重生奶萌娃,姜小宝这辈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亲娘送到亲爹身边,然后心安理得地为他爹分忧,顺理成章地给他爹尽孝。亲娘白眼你那是孝顺吗你分明是馋他的银子小宝表示银不银子的无所谓,主要想认...

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开国武皇。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是大明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再起于谷城,李自成蛰伏两年重出于商洛,吴三桂刚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明清最关键的一役,历时三年的松锦大战也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小武生穿越明末,重整山河,再建汉家帝国。镇戍营兵小兵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提督...

狂仙

狂仙

职场版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如何在老员工的打压下生存和发展。励志版一个离乡的小农民工,如何靠着双手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电商版一个刚出道的小掌柜,如何在林立的店铺中打下一片天地。本书是仙侠,不是都市,讲述一个从下界飞升上来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双手,在陌生的修真界飞速崛起,拼杀出属于他的传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