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 310 章(第1页)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苏轼惦记着的白居易……的好友元稹。

白居易和元稹,那可是年纪轻轻就约好一起退休的好朋友。

只不过中唐文人相约退休当邻居,大抵都是成不了的。

譬如柳宗元给刘禹锡写诗说“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结果贬谪没几年,柳宗元就病故在任地柳州了,到死都没有再见到刘禹锡。

至于约好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的白居易和元稹,那也是年纪比白居易小许多岁的元稹早一步病逝。

倒是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个乐天派晚年偶尔还能凑到了喝个小酒,写诗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们快七十岁了都还能喝个一斗酒,并且还说好秋天来了再约一回、不醉不归!

虽说苏轼也曾辛辣点评过中唐几个著名诗人,说他们“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但他本人很爱读白居易他们的诗文,对元稹的到来他也是颇为期待的。

霍善昨天已经替苏轼“行卷”

过了,别看苏轼写的诗常被袁枚他们这些家伙吐槽,实际上他也有一些佳作佳句,要哲理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趣味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至于苏轼写的许多词,白居易他们应当也是会喜欢的,毕竟宋代的很多词牌名都源自于唐代教坊曲。

要是搁在唐初可能很多人欣赏不来,搁在唐代后期爱喝酒爱听曲的白居易身上,那壁障相对来说就要小一些。

要知道白居易自己就和刘禹锡一起唱和过《忆江南》。

这曲子又叫《谢秋娘》或者《望江南》,白居易写出那首“日出江花红胜火”

后一度更名为《江南好》。

苏轼那首有名的“诗酒趁年华”

就是用的这个调,也叫《望江南》。

所以说白居易他们欣赏起苏轼的词作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元稹也是跟着白居易积极搞新乐府创作的人,苏轼来到这里可真是来对了!

元稹读过霍善赠予的《东坡集》后确实很欣赏苏轼的诗文,感觉这人过去籍籍无名着实不应当,今日一下衙便亲自来了一趟,准备好好与苏轼聊聊天儿。

苏轼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麻溜让两个学徒帮忙跑个腿,去买些酒回来给他和元稹畅饮一番。

元稹在同坊住着,便也不讲究什么夜禁不夜禁,与苏轼坐下开始聊起了《东坡集》,从里头的作品聊到整本《东坡集》的装帧。

事实上苏轼这《东坡集》用的也不是宋代流行的蝴蝶版,而是明清时期最为流行的线装版。

书籍装帧手法这东西一般都是往简易方便的方向不断发展的,唐代的人用惯了书卷,用着也不觉得费劲,可要是有更为好用的装帧办法,他们显然也会心动。

能靠诗文成名的人哪有不爱读书的?是以元稹看到《东坡集》

()便也想学上一手,不管是给自己整理文集还是给前人整理文集都可以用上。

霍善坐在旁边听他们你来我往地聊着天,顺便观察观察元稹的气色。

元稹今年才五十岁,对于劳苦百姓而言可能算是高寿了,但对于养尊处优的高官而言却算不了什么。

他要是没遇到什么急病,应当也是能活个七老八十的。

只不过史书记载中的元稹应当是仕途再次受阻,心灰意冷地去了贬谪地,以至于在当地暴病而亡。

霍善就是想瞧瞧元稹那次暴病是因为当地气候问题,还是因为他此前就有那么一点毛病。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演武令

演武令

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广收门徒。杨林无拳无勇,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他只想,活下去...

六零小军嫂

六零小军嫂

重生花样年华,玩转市井豪门,携手逆袭人生,共揽一世风云...

云氏猜想

云氏猜想

二向箔的使用,让整个宇宙最终沦落为二维世界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为了不让自身文明也葬身于降维打击当中,发动攻击者必须在二维化宇宙之前开始改造自身以适应低维宇宙,以便消灭对手,同时避免自身灭亡。为了自身...

小王妃她甜又横

小王妃她甜又横

本文又名论女不孕男不育的般配指数撩完就忘的渣中极品满门英烈,效忠君王唯遗留孤女,沉疴旧患,形影相吊于是乎,君王为表仁心仁义,将忠烈孤女指给自己儿子。这二人,你不孕来他不育,天造地设,鸾凤...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接档穿成反派后发现主角重生了文案在下求收藏本文文案萧云谏身为无上仙门的首座弟子,芝兰玉树年少成名,受万人追捧。可他偏偏是个没有心的。  他师叔凌祉为他中情毒堕魔窟,为救他散去多年修为。...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鉴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