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五十五章 内政外兵(第1页)

荀攸看着刘辩,心里吃惊不已。

他就说了‘政令一统’,怎么就到了废除三公府了?

他说的‘政令一统’,指的是宫内郎官们‘外台’把持了宫里,与尚书台,御史台对峙,造成朝廷争斗,以至于政务混乱与停滞。

谁说要废除三公府了?

三公府虽然早就因为尚书台的发展而形同虚设,可那也是三公府,岂能说废就废?

潘隐听着没有多少感觉,忽的警醒,悄悄看了眼刘辩。

董卓进京后,废除三公府,那董卓的太尉可就没了!

刘辩看着荀攸的惊色表情,笑着站起身,道:“卿家,来,这边细说。”

荀攸迅速回过神,细细思考着刘辩的话。

刘辩带着荀攸,来到不远处的茶桌,在一边跪坐好,见荀攸不动,道:“无需拘谨,朕有很多问题想与卿家请教。”

荀攸见刘辩不作假,暗自秉着一口气,抬手道:“谢陛下。”

他上前,跪坐在刘辩下首,微微躬身。

刘辩倒茶,心里组织了一下措辞,道:“朕一直在看武皇帝时的国政,结合眼下,朕认为,三公府已形同虚设,九卿的权责又被尚书台所侵占,日渐式微,偏偏又权责不清,职能混杂,不利于国政。

索性,将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权责进行重新划分,留的留,合的合,罢的罢,重新梳理朝廷顺次……”

荀攸完全没想到刘辩已经想到了这么多,心里惊讶也不由得沉思起来。

三公府,是由丞相府发展而来,目的是为了分散丞相的权力。

后来,尚书台崛起,又侵夺了三公府的权力,并且尚书台不断坐大,连九卿的权力也被制约,可以说,现在尚书台,就是大汉的丞相府,录尚书事,相当于丞相,只是人数多少而已。

尚书台,设尚书令,而后尚书六人,又分六曹,再有三十六侍郎,基本上涵盖了三公府与九卿的所有职能,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所有政务,也都在尚书台决断。

尚书台,已然是大汉中枢机构!

只是,尚书台的发展,是一种‘默认’,不合法理,因此与三公府、九卿在权职上有诸多冲突,加上朋党争斗,权臣倾轧,使得朝廷更加混乱,政务拖沓,效率低下。

荀攸想了又想,谨慎的道:“陛下,臣认为可行,只是还需从长计议,小心筹谋,非是一蹴而就。”

虽然尚书台已经是事实上的中枢,可一举一动都涉及朝臣的权力,必然会有诸多掣肘,一个不好就会胎死腹中。

刘辩点头,拿起茶杯,道:“卿家喝茶。”

荀攸连忙端起茶杯,被刘辩几句话问的,他心里开始重新思考他的腹稿了。

荀攸喝了一口,快速放下,道:“陛下,当务之急,应是革除弊政,以立君威,君威若成,诸事皆易。”

刘辩听着就道:“怎么立君威,卿家具体说说。”

荀攸直起身,神情肃容,道:“陛下,自桓帝以来,阉党横亘,媚惑君上,弊政无穷。

就比如西园,朝臣所命,皆要去西园缴纳巨额礼钱,朝臣贫困,则任命不通,贤良受阻,贪官辈出。

西园如此,上行下仿,朝廷、地方更甚,卖官鬻爵,明码标价,三公尚且可买,侯爵亦如菜价,贤直如何自处?”

刘辩心头大震,神情凝重。

这些情况,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但从荀攸的话里,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皇帝贪钱都这么明目张胆,光明正大,大汉的官员,会烂到什么程度?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有钱有势的,都是那些名门大族,地方豪强,岂不是大汉的官位,都被他们给轻松垄断了?!

再想着地方上的‘事实诸侯’,在朝廷暗弱的情况下,即便没有董卓,历史上的大汉也撑不了太久!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炮灰穿越之还是炮灰

炮灰穿越之还是炮灰

北周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娶了北周史上第一个主动和王爷解除婚约的郡主。颇有种,我们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的大义。娶了凌缥缈之后,厉行已经可以肯定,之前那个凌缥缈绝对是装的。眼前这一位夫人,她是敢和公主打架,...

重生之神级学霸

重生之神级学霸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接档穿成反派后发现主角重生了文案在下求收藏本文文案萧云谏身为无上仙门的首座弟子,芝兰玉树年少成名,受万人追捧。可他偏偏是个没有心的。  他师叔凌祉为他中情毒堕魔窟,为救他散去多年修为。...

重生之世家子弟

重生之世家子弟

用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生命的陆景,却意外的回到了十八岁那年。那些色彩鲜明的记忆像刀刻般铭记在他的脑海里。老父郁郁而终,母亲思念成疾,追随而去。大哥折戟仕途,家破人亡。站在时光的这头,人生的征程可以重新...

玄武战尊

玄武战尊

末法时代桎梏在半步封神瓶颈的绝代魔头一次意外探险,重生回到百万年前的大争之世,修神诀,炼八荒不灭身,丹阵双绝,熔炼万物,搅动风云,与当世无数英才天骄争辉,夺天地气运,踏上神魔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