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九十八章 与君世世为兄弟狱中绝笔(第1页)

原来,朝中先是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上书言苏轼谤讪朝政,御史台检会送到所谓的“罪证”

《钱塘集》后,朝廷方下诏知谏院张璪及李定着手办理此案。

朝堂上方下诏,令御史台选牒朝臣一员乘驿追摄,罢免湖州知州,一家老小驱离官斋。

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李定上书的大意为:

湖州知州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

偶中异科,遂叨儒馆”

如今圣上新擢进的官员,大多与苏轼不合,所以说苏轼自度自己终不为朝廷所用,携怨怀怒,大加诋毁,还把这些个情绪形成了文字,使得世人共知。

有的是燕幅之讥,有的是宝梁之比,讪上骂下,实为法所不宥。

在李定的眼里,苏轼共有四项当诛的罪过。

一是苏轼当初发布一些奇谈怪论时,圣上并没有追查是想让其改过,但他屡教不改、我行我素。

二是陛下已经给足了苏轼改过的机会,但是,那些大逆不道的傲悖之言,已经传播中外,造成的影响无法挽回。

三是苏轼所作的文章,虽然谈不上有什么道理,但是煽动性极强,足以鼓动流俗。

此人不服陛下的教化,不遵循朝廷的法度,可谓是言伪而辩,行伪而坚。

四是苏轼熟读史传,难道不知道事君有礼,讪上者诛。

陛下修明政事,他却因为一己之私,公然诋毁。

文末,李定很愤怒地总结道,如今正值新法推行,肇新百度,天下为之大变革之时,尚有苏轼之流虚名浮论,足以撼动众人,实在是该杀。

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权监察御史里行舒亶上书说:

苏轼的《谢上表》里,多有讥讽时事之言。

流俗翕然,争相传颂;忠义之士,无不愤惋。

自陛下新美法度以来,持有异论之人,自然不少。

然而最多不过是作文发泄一番,或者只是阳奉阴违,坐观其变而已,至于像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上骂下,不具备人臣之节操者,到苏轼这里,没有人能望其项背了。

比如,陛下发青苗钱惠民,他就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他就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陛下兴修水利,他就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陛下严谨监禁,他就说“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舒亶还说,苏轼这些胡言乱语,无一不是以讥谤为主,小则镂板,大则刻石,传播中外,自以为能。

历数历朝历代,君主们难免会有失徳之行,违道之政,而那些逆节不轨之臣,难道就可以为了证实其短而动摇人心吗?

希望陛下能体先王之义,动用治世之重典,将苏轼从重发落,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

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上书说:

苏轼的《湖州谢上表》里有“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何正臣正是抓住了《湖州谢上表》中的那段话,从中大做文章,并给苏轼扣上了一个罪名:“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宣传中外,孰不叹惊。”

何正臣继续说苏轼的坏话,他说,苏轼的人品有问题,哪里有个天灾他就说是新法闹的,哪里出现了饥荒他也说是新法闹的。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潘多拉

潘多拉

人类的存亡,终究要由女性的意志来决定。伊甸园首领芳芳林德伯格伊甸园之战后,男性称霸了世界潘多拉病毒之后,人类却已经没有未来苏醒的科学助理失踪的女权党魁还有沉睡的铁血女帅是戴罪立功,还...

我,手工成圣,一件难求!

我,手工成圣,一件难求!

恭喜圣者完成一件完美无缺级玉雕作品~完美的双鱼玉坠品级完美无缺词条1玉骨灵肌词条2清心不摄词条3隐气蔽神词条4逆顺双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手工成圣,一件难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我在六零开闲渔

我在六零开闲渔

本书更新时间为晚上十二点,日更六千。下本开我的私房菜馆通八零,求预收。姜晓菱有一个秘密,除了她没有人知道。那就是在她十七岁生日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叫做闲鱼的系统。那系统可有意思...

八零暖宠小娇妻

八零暖宠小娇妻

何楚桃纵身一跳,本以为自己死了,却不想一睁眼重生回到了华夏国四十年前的南方小山村。前世她为了渣男,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兵哥哥,却惨遭背叛,带着无穷的悔恨结束自己悲凉的一生。重活一世,传承空间灵泉,看她怎...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社畜李白衣意外穿越到一个男尊女卑的大坤王朝,意外成了镇国将军的儿子,李白衣那就一个兴奋,当场就要励志当一辈子的败家子,没事逛逛楼和里面才华横溢的女子探讨人生,学学英语。。。奈何总有人不想让李白衣学英语。也罢!既然不让我学,那就别怪小爷不客气了!...

汉鼎余烟

汉鼎余烟

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蛇纷起,竞问鼎之轻重。尸山血海之中,一名年轻的武人持刀起身,茫然四望,但见凛凛英雄犹在而汉鼎余烟未尽,孰能续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