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五章 苏老泉绝不是一个瓤茬儿(第1页)

庆历七年,十二岁的苏轼正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

此刻,他突然从土里翻出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试着拿它当砚使,此石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

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

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于是把它还给小苏轼,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苏轼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

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

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父亲苏洵有一天读到当时文坛大家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对衣并马表》时,让苏轼也仿作一篇,当看到苏轼文中有两句话“匪伊垂之带有馀,非敢后也马不进”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贵族们并不是故意让丝带垂下,丝带本身长度有余;孟子在大军溃败的时候主动殿后,却说不是自己多有担当,而是说马跑不快)时,苏洵非常喜欢,并希望苏轼有朝一日能够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举动充分表达了苏老泉同志对儿子的殷切希望。

苏轼十二岁,也就是这一年,他的二姐病逝了。

次年,也就是庆历八年的二月早春,爷爷被安葬与眉山安道里苏家的祖坟之侧。

父亲苏洵开始居丧眉山,此刻足不出户,开始了亲自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

父亲几年来方外游历的奇闻趣事,也给苏轼兄弟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

当听到父亲称赞郑国公富弼出使辽国的功绩时,苏轼还会津津有味地与父亲探讨庆历二年郑国公的使北之事。

富弼,字彦国。

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北宋名相、文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举茂才异等,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

庆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辽国时,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

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

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

他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

宋仁宗在位时,宋、辽关系又趋紧张,辽国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

当时北宋朝臣上下因敌情叵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

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辽国。

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辽兴宗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

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元城语录》的作者马永卿说,他的老师刘安世曾经与苏轼一同从海南北归,两船相衔,未尝能有三天未见的,就曾听过苏轼说起他与七弟陪父亲读郑国公的《使北语录》的事情。

苏轼说过,郑国公力劝虏主不要出兵,主要是一旦出兵,臣下得官加封,而深受其害的却是国家,凡是鼓动出兵的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并非是为了国家利益。

苏老泉听了就很高兴,说读书人都能这样去领会那才叫做学问,不然就只能是做腐儒了。

马永卿说的便是徽宗初,苏轼大赦北归,刘安世与苏轼一同北归,大观三年寓居于永城。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我怎么当上了皇帝

我怎么当上了皇帝

身怀神捕系统,穿越高武世界,成了一个小小捕头。只不过,陆乾当捕头只想抓贼升级武功,在这危险的高武世界自保,顺便惩奸除恶,怎么当着当着就当到皇宫里头去了...

钓系女王[快穿]

钓系女王[快穿]

作为玛丽苏本苏,天生万人迷的姜滢,总是会因为自己的魅力太大而面临困扰。直到她绑定了系统,只要有人对她产生贪念她就会越来越美。姜滢我似乎并不需要做什么,那些人,就会义无反顾地为我做一切呢。被太...

卜筑

卜筑

人到中年万事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相寻死路。...

清穿重生一世

清穿重生一世

皇上,太子又跑了梁九功哭丧着脸向康熙说道,康熙无奈摸把脸,这,第几次了。5次了梁九功,什么时候,朕这把椅子对他们都没吸引力了要不,咱也跑一次康熙摸着胡子,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大明国师

大明国师

狱中讲课,朱棣偷听后求我当国师见证了靖难之役结束,作为诛十族对象的姜星火终于松了口气。身为资深穿越者,九世穿越即可回现代永生。自觉马上大功告成的姜星火,无聊到开始在狱中讲课,但似乎渐渐不对劲了起来马三宝海权论里的大航海时代是什么?姚广孝国运论竟然是传说中的屠龙术!朱高炽华夏货币史的银本位没讲完呐。姜星火我明天就要砍头了,剩下的课托梦给你们讲吧。这时,诏狱的墙壁轰然倒塌,一个声音传来。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您当国师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