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试论小京官的仕途变幻(第1页)

正当苏轼在对蔡襄的书法评头论足之际,朝廷官宣:

授予苏轼同志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主薄。

苏辙同志任河南府渑池县主薄。

主簿是古代官名,相当于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类似今天的文秘人员。

但兄弟俩均未赴任,在当时,这不算是违抗命令,反而显得很低调。

兄弟二人去拜见了他们在京城做提刑的二伯苏涣,咨询为政之方。

伯父对苏轼说,要我说,做官就像你《刑赏忠厚之至论》里写的那样做就可以了。

苏轼说,写文章倒是容易,但是我从未学习过为官之道,不好入手啊!

苏涣道,你在考场上得到一个考题时,肯定是你的心里已经有了思路,才可以下笔一挥而就。

为政也是一样的道理,遇到事,首先要在心里有了正确的处置方法后才做决断,这样就不会犯错了。

六月初九前后,苏轼大伯苏澹的长子苏位死了。

苏位仅小三叔苏洵五岁,可以说是光屁股长大的玩伴,从小在一起也会有点感情,因此,苏位的祭文就有小叔苏洵代劳了。

苏轼兄弟皆不赴任,仍待在京师调官。

爱才的礼部侍郎欧阳修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有一天他老人家伙同其时的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知谏院杨畋分别上书举荐苏轼、苏辙兄弟应才识及茂名于体用科。

杨畋(1007—1062),字武叔,号乐道,杨家将之后,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曾祖父就是杨业的亲弟弟。

杨畋还一不做二不休,将苏轼此前所作文章五十篇一股脑地奏报给了圣上,以此来举荐苏轼应制科试。

有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提携,苏轼兄弟的科举之路顿时就达到了保送生的级别了。

其时,苏老泉被委以重任修编礼书,暂寓居在雍丘(今开封杞县)。

苏轼兄弟则暂居汴京丽景门河南岸的接待交阯使的京城四驿馆之一——怀远驿,发奋读书以备考。

就是在怀远驿,兄弟俩经常读韦应物的诗,当读到《与元常全真二生》诗中“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句时,兄弟俩不禁恻然感慨之,在今后的居官生涯中,这种“夜雨对床”

的时刻还会有几回呢?

冥冥之中,这种对“夜雨对床”

的兄弟手足之情,伴随了苏轼兄弟的一生,成为了古往今来同胞之情的典范。

看到苏轼兄弟的茁壮成长,眉山乡校——寿昌院的老师刘巨专门赠诗给兄弟俩以鼓励。

刘巨,字微子,还是那位写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的老秀才,诗被苏轼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后,对苏轼可谓是念念不忘。

这次,刘老师赠的诗想必也是字斟句酌过的:惊人事业传三馆,动地文章震九州。

老父欲别无他祝,以愿双封万户侯。

不知为何,在我看来,刘老师的诗文水平仍没什么提高,只是较为朴实些,用在鼓励苏轼的特定场合,基本上还算马马虎虎。

突然有一天,圣上有旨:

天子已准许苏轼应制科考试了,宣择日进殿考试,不得有误!

接到通知的苏轼,赶紧按当时士子的惯有做法,分别上书枢密使富弼,端明殿学士、吏部侍郎曾公亮,以及应举制上两制书。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我怎么当上了皇帝

我怎么当上了皇帝

身怀神捕系统,穿越高武世界,成了一个小小捕头。只不过,陆乾当捕头只想抓贼升级武功,在这危险的高武世界自保,顺便惩奸除恶,怎么当着当着就当到皇宫里头去了...

钓系女王[快穿]

钓系女王[快穿]

作为玛丽苏本苏,天生万人迷的姜滢,总是会因为自己的魅力太大而面临困扰。直到她绑定了系统,只要有人对她产生贪念她就会越来越美。姜滢我似乎并不需要做什么,那些人,就会义无反顾地为我做一切呢。被太...

卜筑

卜筑

人到中年万事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相寻死路。...

清穿重生一世

清穿重生一世

皇上,太子又跑了梁九功哭丧着脸向康熙说道,康熙无奈摸把脸,这,第几次了。5次了梁九功,什么时候,朕这把椅子对他们都没吸引力了要不,咱也跑一次康熙摸着胡子,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大明国师

大明国师

狱中讲课,朱棣偷听后求我当国师见证了靖难之役结束,作为诛十族对象的姜星火终于松了口气。身为资深穿越者,九世穿越即可回现代永生。自觉马上大功告成的姜星火,无聊到开始在狱中讲课,但似乎渐渐不对劲了起来马三宝海权论里的大航海时代是什么?姚广孝国运论竟然是传说中的屠龙术!朱高炽华夏货币史的银本位没讲完呐。姜星火我明天就要砍头了,剩下的课托梦给你们讲吧。这时,诏狱的墙壁轰然倒塌,一个声音传来。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您当国师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