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9章 龙纹石窗(第2页)

瓷画中龙的头部和前半身就是表现这个特征的地方。

其次,“龙女”

是女性,花草最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柔美,所以画师将龙身画成花草状。

其三,“成佛”

又怎样表现呢?根据“提婆达多品”

的讲述,龙女“辩才无碍”

,擅长“心念口演”

佛经“妙法”

,石窗是通过让龙嘴里长出莲花和珍珠,来表示这是一条成佛的龙。

前者是“口吐莲花”

、后者是“妙语连珠”

的意思,这两种状态都是成佛后说法精妙的象征。”

“原来还有这个说法,文化人就是文化人,老伯我雕了四十年的龙,到今天才明白里面的道理。”

吴师傅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张厂长要叫你们一起参于商量呢。”

指了指另外一个石窗图案道:“这次,我接了个小单子,是一村里的祠堂门窗坏了,叫我重雕的,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窗棂只做到粗雕阶段,但也能看出雏形,细细观察后,金华斌开口道:“不知我说得对不对,这叫夔龙,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我们的历史教课书上就有这图案。”

吴师傅对两徒弟吩咐道:“我有些事要到城里,你们先按我教的去启石板,雕刻暂停。”

说完换了身衣服,一起坐车回城。

车上,吴师傅感慨道:“老伯我老了,想找个称心的徒弟传我衣钵都找不到,你看,现在的三徒弟干干粗活还可以,一到细活,就双眼泛白,还得我这把老骨头自个上场,都这么大年纪,石锤拿手上是越来越重,过几年就抡不动了。”

传统手艺后继乏人,这是产业的常态,石雕等用力大,赚钱少,工作辛苦的行业犹其如此。

闷头读书考大学才是现在年轻人所追求的出路,成绩差的即使从事了这个行业,智商有限,没有眼力架,很难学到师傅的手艺。

“想当年,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时,我有二十多的徒弟,只要喊一声,半条街都震动了。”

吴师傅摇了摇头说:“一到九十年代,一个个全放‘弃本行,情愿做挑砖的粗活去,我们这是细工啊,你说奇不奇怪,粗工比细工更赚钱。”

引起石窗行业衰落的,本质上是建材的丰富,水泥浇注替代了石板雕刻,模子一套,一天注个几十套窗棂轻而易举。

而用石板雕,好几天才出一套。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吴师傅的手艺确实棒,雕出的窗棂是精美绝仑。

对于张桂芳父亲思考中的商品转型,金华斌虽有些想法,可心中也无底。

车子在大樟树下的工场里刚停下,吴师傅就高声嚷嚷:“张老弟,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

边说边用手指着墓碑上雕的龙说:“这香草龙还有这么好听的典故,老哥我雕了一辈子石窗,这龙怎么说也有几十扇了,从没听人说过。”

说完,把香草龙是龙女成佛的故事复述了一遍,拍了拍金华斌的肩说道:“老弟,这女婿算是找对了,牛!”

相亲至今才一星期呢,就成女婿了?这话闹得俩人羞成大红脸,可心中却甜丝丝的。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后我靠学习当团宠

穿书后我靠学习当团宠

预收拜托啦啵唧啵唧咸鱼跟班被f4盯上后穿书林岁寒穿成男频逆袭小说里的一个戏很多的同名炮灰,成就包括不限于肆意欺辱成长期的男主跟终极反派大哥抢继承权最后两边不讨好,下场凄凉。林岁寒穿后,看着...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里,王承舟酝酿着一桩大事,那就是让古老的中医跨过山海关,走向全世界!...

七零时装设计师

七零时装设计师

重生前,青梅竹马参了军,宋玉华被迫嫁给了隔壁村的刘二,自此一生不幸。重生后,宋玉华决定改写自己悲惨的一生,参加高考,改变生活,紧握青梅竹马的手,一起迈向改革开放的好日子...

八零娘亲是女配

八零娘亲是女配

迷迷糊糊穿越到了八零年,成了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小萌娃。郁闷的是,这恶毒女配把男主给设计了,让男主娶了她也就算了,她的娃儿,竟不是男主的然后,男主金蝉脱壳成功,却让女配成了被村里人嘲讽的...

狂仙

狂仙

职场版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如何在老员工的打压下生存和发展。励志版一个离乡的小农民工,如何靠着双手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电商版一个刚出道的小掌柜,如何在林立的店铺中打下一片天地。本书是仙侠,不是都市,讲述一个从下界飞升上来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双手,在陌生的修真界飞速崛起,拼杀出属于他的传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