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22章 彩石镶嵌(第1页)

坐上车后,张桂芳问道:“你怎么知道黄厂长留过洋?”

“从照片上猜的啊,几十年前的石窗老照片,后面的背景是岗多拉,威尼斯代表性的游船,还有他的衣着与打扮。”

金华斌得意地吹着:“国外艺术家常这么穿。”

文化站的工作除了清闲,另一个特点就是报纸刊物与书藉多,能比他人接触到更多的外界信息,从眼界角度,比其它人更宽些。

回到文化站,金华斌向杨站长作了汇报后,杨站长有些喜出忘外,只想对仙居石窗作个记录,不曾想却挖出这么多深度的有意义的内容,远超预计,这专刊出去必火!

看着一张张精美而各具特色的石窗照片与金华斌疲惫的脸,杨站长说道:“小金,这几天辛苦了,你把相机留下,交小周整理,先回家补个回笼觉。

具体怎么编写我们明天再商量。”

因为是上班时间,家里无人,十分安静。

金华斌打开电脑,取出文件夹里的照片,根据父亲留下的设计稿把它转化成电子文档。

说不清这是仿制还是原创,在上次的广交会上,项海星父子看到一家制作木雕文房四宝及首饰盒的展厅上围着很多的东南亚华人,貌似生意不错,就借着谈生意的机会,用数码相机拍下他们的样品图案,当即传真到仙居交给金华斌的父亲,叫他看一看有没有可能用彩石镶嵌的工艺做出类似的产品。

彩石镶嵌的工艺说白了就是在樟木或红木上雕凿出凹槽,然后把切好形状的彩色石片嵌入相应的凹槽内,在凸出的石片上雕凿或磨平,因为上面镶上各种珍贵的玉石,所以,显得更加华贵,但在工艺特点上与木雕后填色是相同的,是木刻的升级版。

有了原图,作出类似的设计并制成产品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父亲很快地给出了设计稿,并用彩石制作了两个样品,拍照后用彩色传真机传给他们。

与客户交流后,东南亚的客户表达出强烈的采购意向。

电子文档的要求是把样品的尺寸、材质、质量要求、成本等基本信息全部固定下来,作为双方签定合同报价的基础。

当下之时,电脑并没有推广,金华斌因为分在文化站工作,从事的是档案管理,近期正在进行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带便地学会了绘画设计,凭此与父亲一起业余时间挣些外快。

设计易搞,成本难算,因为中间用到很多的彩石与宝石。

木雕的材料只有木材与漆等十余种,而宝石与彩石的种类就多了,更复杂的是价格相差很大,形状不规则,切割损耗率得估算,用量很难算准确。

借助excel表的帮助,几小时后,终于算出了成本初稿,金华斌看到数据吓了一跳,成本是红木雕的近二倍,樟木雕的近五倍,加上利润,这价格实在吓人,一个小小的首饰盒都得三百多元了,客户能接受吗?金华斌把结果报给了发少项海星。

项海星回复说:“东南亚的华侨有钱,他们要的就是高档,你看一下把彩石的材质换得更好些,把石英石的换成水晶,独山玉的换成琥珀,琥珀能避邪,华侨们信这个,价格再往上提一提。

晚上到我家吃饭吧,已经给你们父子留了位置了。

对了,你的个人问题怎么样了,我猜已上手了吧?”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后我靠学习当团宠

穿书后我靠学习当团宠

预收拜托啦啵唧啵唧咸鱼跟班被f4盯上后穿书林岁寒穿成男频逆袭小说里的一个戏很多的同名炮灰,成就包括不限于肆意欺辱成长期的男主跟终极反派大哥抢继承权最后两边不讨好,下场凄凉。林岁寒穿后,看着...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里,王承舟酝酿着一桩大事,那就是让古老的中医跨过山海关,走向全世界!...

七零时装设计师

七零时装设计师

重生前,青梅竹马参了军,宋玉华被迫嫁给了隔壁村的刘二,自此一生不幸。重生后,宋玉华决定改写自己悲惨的一生,参加高考,改变生活,紧握青梅竹马的手,一起迈向改革开放的好日子...

八零娘亲是女配

八零娘亲是女配

迷迷糊糊穿越到了八零年,成了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小萌娃。郁闷的是,这恶毒女配把男主给设计了,让男主娶了她也就算了,她的娃儿,竟不是男主的然后,男主金蝉脱壳成功,却让女配成了被村里人嘲讽的...

狂仙

狂仙

职场版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如何在老员工的打压下生存和发展。励志版一个离乡的小农民工,如何靠着双手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电商版一个刚出道的小掌柜,如何在林立的店铺中打下一片天地。本书是仙侠,不是都市,讲述一个从下界飞升上来的少年,靠着自己的双手,在陌生的修真界飞速崛起,拼杀出属于他的传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