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三十二章打听往事(第1页)

采薇思忖了一下,把松鼠最先叼来给她的那两块半两重的银子放进布袋里,又从布袋里拿出些碎银揣身上,然后对那两只松鼠道“我现在身上那些碎银子能买不少花生,够你们吃上一段时间了,等这些银子吃完了,我再拿银子给你们买。”

两只松鼠点头说好。

采薇又道“马氏在厨房里藏的银子麻烦你们再辛苦一下,帮我挖出来,那里面的银子先借我用下,等以后我赚到钱了就还给你们,可不可以”

两只小松鼠对她坦诚相待,所以她没打算利用它们把银子弄到手,然后偷偷据为己有,因此和它们有商有量。

小尾巴道“那些银子你拿去用,只当我报答小满对我的救命之恩。”

采薇摆手道“真不用了,我只应个急,以后肯定会还给你们的。”

两只松鼠都道“那随你,我们现在就去挖银子。”

说着很快就蹦不见了。

采薇从窗户里翻回破草屋里,然后蹑手蹑脚把房门打开,夜色下,两只松鼠哧溜溜进了厨房。

很快小尾巴跑到采薇的脚边,告诉她“银子已经挖出来了,你自己去拿。”

为了避免穿鞋有声音,采薇忙光着脚丫跑进厨房把装银子的一个牛皮袋提起就跑回了茅草屋,叮嘱两只小松鼠尽量把现场还原,她则先去松树林等着两只小松鼠。

两只小松鼠还原完现场就来到了采薇身边,告诉她还原得差不多了。

那时采薇已经检查过牛皮袋里的银子,大概有十五两之多,而且全都是成色实足的银锭。

采薇不由得冷笑,马氏夫妻两个果然会攒私房钱,比老大家攒下的还多。

她从里面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元宝,然后在一棵松树顶上用小刀挖了一个很深的树洞,把两个袋子剩下的银子全放进去,再在上面盖一层松叶伪装,对两只小松鼠道“你们也忙了大半夜了,赶紧回家睡觉,我明天就去买花生给你们吃。”

和两只小松鼠分手之后,采薇就回茅草屋睡觉了。

只是心里有许多疑问,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大房攒了这么多年的私房钱才攒下十两银子,马氏也只攒下十五两来,他们还都是懂点手艺的人,田老汉不懂手艺,庄稼活儿也不行,怎么就挣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

而这份家业是原主从记事起就有了的,原主的爹是在原主五岁时才当的县尉,所以这份家业不可能是用田家安的俸禄买的,再说他每个月才二两俸禄,一亩良田都得十五两银子,一亩普通田地也要十两,田家那么多田地究竟是从哪来的钱买的

这事蹊跷得很

第二天早上魏氏的破锣嗓子破天荒的没有响起,采薇姐妹一觉睡到了天亮,不过林氏早就起来了,替小满把猪草野菜割了回来,把家里的猪和鸡、鹅都喂了。

采薇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户边,那两只松鼠来了没有,视线里没有那两只松鼠的影子,大概是它们昨天晚上辛苦了,到现在还没有起来。

不过在洗漱的时候,采薇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家里的鸡和鹅说话她根本就听不懂,传到耳朵里仍是鸡和鹅的语言。

吃早饭的时候,魏氏没再刁难林氏母女三个,让她们也吃玉米稀饭和玉米面馍。

田家人的脸色都不好,一个一个像家里死了人似的黑着一张脸,因为今天他们要把自家的猪给杀一只,准备三牲六礼去给里正赔罪。

其实他们怕的不是里正,是里正的儿子,里正的大儿子虽然只是一介秀才,可是与县令是同窗,而且私交甚厚,并且里正的女婿在县县衙里做县丞,是县衙里仅次于县令的官职,而且还有个小儿子在另一个县里也当县丞,家里有两个官老爷,不然田家早抬出田家安来压他了。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点金

点金

传闻,萧家大宅在民国时发生了惊天灭门血案,从此萧镇被诅咒所笼罩,阴风阵阵,怪事频出。考古学家萧楠,意外被卷入了民国的历史洪流,醒来时已经成了萧家的落魄十三少,血案灭门之日步步逼近,大宅内人人心怀...

穿成恶毒女配?反派读心我撕剧本

穿成恶毒女配?反派读心我撕剧本

吃瓜读心团宠打脸虐渣手撕剧本打工狗叶文雅猝死后,穿成霸总的小说里会家破人亡的恶毒女配!叶文雅当天就撕了剧本。男主真惨啊!女朋友跟青梅竹马打得火热,外界公认是一对,给他带了那么大一顶绿帽子。原男主?!大反派真痴情啊!为了得到女主,居然要和男主共侍一女。大反派?!青梅竹马太可怜了!从小女主把他当备胎,用他的钱还要用他的身,就是为了气男主。青梅竹马?!不走剧情的叶文雅乐悠悠的看着男人们围着女主转,自己过潇洒日子。然而,剧情崩得越来越厉害!大反派天天凑到她的面前要举高高。原男主说他后悔了,想要复婚。青梅竹马抛弃女主,转头向她求婚。这剧情是怎么崩成这样的?!...

重来1976

重来1976

恍然间,又回到了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却又百废待兴的年代。用一泡大尿宣告重生归来。我是白客,我回来了。...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神工

神工

郭泰来从一个普通学生,变成制造加工领域的神级大师。不断进取,加工范围从数百米到数十个原子,加工精度从微米到纳米到原子分子级,无所不能。瓦森纳协定对华夏禁运我们禁运的都是华夏看不上的技术,大部分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