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七十六 王进搬兵(第1页)

王进冲出重围,快马加鞭一路南下直奔京兆府。

到了京兆府碰见了栓子,栓子已经把苦力门都集中在了京兆。

甚至有一部分运到了渭州的,也给运了回来。

京兆府和渭州相隔不到百里,栓子觉得苦力营就是一刻火药桶,如果西夏大军到了很有可能出先暴乱。

真的要是出现暴乱的情况,宁可在京兆府暴乱,也不要影响道渭州!

京兆府的厢军只剩下几千人,大部分人都去了江南。

现在这些厢军归京兆府尹张子凡统帅。

张子凡是个文官,平时京兆府的大小事宜都归陕西宣抚司管,陕西宣抚司的“一把手”

也就就是陕西宣抚使就是由童贯兼任。

童贯不在京兆的时候,他的义子童川就主持宣抚司的大小事务。

虽然童川身上没有官职,但是童贯在宣抚司留下的大小官员还是能够各负其责的,因此平时京兆府的事情他根本管不着。

这个张子凡平时也乐得清闲,这回童贯南征,宣抚司的大小官员全都南下了,所以京兆府的大小事务都归了张子凡管辖。

宋朝并不是所有州府都设府尹的,最初只是东京汴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设立府尹。

后来童贯率领西军开辟陇右地区后,京兆府地位就十分重要了,于是京兆府也设置了府尹,并且原本要派一位亲王坐镇。

但是没有宗室亲王愿意来这个苦寒之地的西北,也没人敢于管理如狼似虎的西军。

所以朝廷无法,又设立了陕西宣慰司,还是让童贯继续管理西军。

童贯南征后,京兆府主要就是两项任务,一个就是给南征的军队准备粮草,另一个就是处理京兆府的民政诸事。

张子凡开始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后,慢慢的适应了,一切刚刚走上正轨,没想到西夏军大举东侵。

他根本就不知兵事,无法只能向东京发高级文书,并且请渭州的兵马前来救援。

东京路途遥远,自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回信的。

渭州虽然近,但是那是西军的大本营,现在是自身难保。

何况西军想来只是听东京枢密院或者陕西宣慰司的提调,也就是说平时只听童贯的,这个京兆府的文书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一文不值,所以也没有派兵前来。

张子凡没有救兵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还多亏了衙役班头李德标的提醒,想起了西军的商队多住扎在京兆,商队的护卫很多,也许可以为防守京兆府出些力。

这个李德标也是出身西军,只不过岁数大了,依靠的一些战功退役后在京兆做衙役,后来逐步升到了班头。

京兆府的商队分成几类,第一类就是西军各家直属的商队,比如种世义就直接管理商队,第二类就是陕西宣慰司管理的商队,比如童川管理的商队,这两类商队都是典型的“官商”

第三类就是跟西军合作的商队,对应于“官商”

这类商队就是“民商”

了。

这类商队有大有小,现在京兆府最大的这类商队的代表就是辛宗义也就是那个让种师道斩了了辛兴宗的叔叔,当然他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侄子已经被种师道斩杀在了杭州。

另外一个特殊的商人就杨栓子,栓子算是介于“官商”

和“民商”

之间的商人了,但是要是说起商队的规模,他的商队可是京兆府里首屈一指的。

西军商会的会长并不是种世义,而是这个栓子。

张子凡在李德标的带领下,来到了西军商会的衙行。

王进已经到了京兆府的西军商队的衙行了,西军商队的衙行里现在各路商人已经得知延安府的情况。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军队,这些人也在商量对策。

热门小说推荐
风味香烛店

风味香烛店

红药是个陶俑,某知名亡朝暴君昏君墓穴里的陪葬陶俑,像他这样的还有一万八千个。可惜同俑不同命,昔日一个墓坑的同僚们都住进了博物馆豪华恒温恒湿展示柜,他却被某个不开眼的盗墓贼偷梁换柱搞出了博物馆晋升队伍...

长生不死的我资质平平

长生不死的我资质平平

资质平平和长生不死两种属性加身,陈生只想大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当宗门天骄崛起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晋升长老的时候,陈生还活着。当宗门天骄寿终正寝的时候,陈生还活着。活着,熬成老前辈,他就能对小辈指手画脚,以大欺小了。悠悠岁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陈生长驻光阴岁月不死不灭,淡看天骄起起落落,超然物外。...

七零时装设计师

七零时装设计师

重生前,青梅竹马参了军,宋玉华被迫嫁给了隔壁村的刘二,自此一生不幸。重生后,宋玉华决定改写自己悲惨的一生,参加高考,改变生活,紧握青梅竹马的手,一起迈向改革开放的好日子...

庶道为王

庶道为王

误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不管风云变幻,他只要活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