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85章战国策(第1页)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是《庄子·内篇·大宗师》里的一句话。

世间的感情不过两种,相濡以沫或者相忘于江湖。

我们都被鱼相濡以沫的情谊所感动,但是在庄子看来,鱼在绝境中的相濡以沫,远远不如各自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泳,两两相忘于江湖。

战国时代的散文如一朵艳丽的奇葩,开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这一时期由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很多,而且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所以文化思想异常活跃,“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战国散文,虽然注重理论性,有很多论辩,但是由于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充满生活和时代的气息,所以读起来却并不枯燥。

战国时代的散文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这两大类。

诸子散文一般以论述为主,这一时期成书的主要有《孟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等;而历史散文则主要是以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就是《战国策》。

《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也是诸子散文的代表。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庄子著书10万余言。

但是现今流行的《庄子》仅有33篇,65万多字,可能是后来散佚了一部分。

现存的《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以前普遍认为整本书都是庄子所著,从宋代起,人们开始怀疑这个问题,并且普遍开始认为仅内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和杂篇都是后人写的。

但外篇和杂篇在思想和文风上与内篇基本一致,除了《杂篇·说剑》有点像纵横家写的以外,其余篇目均与庄子思想统一。

庄子为人想象力丰富,文笔优美,具有很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文概》中形容庄子为“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庄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利用手中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他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融入到这些故事之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尧希望让位于许由,但是许由却拒绝了他。

坐拥天下,名利双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但是许由却觉得名是实的宾位,不愿意为了追逐虚名而入仕。

这正与庄子“清静无为”

的思想不谋而合。

庄子借许由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人生不过大梦一场,再伟大的功名也不可能永垂不朽,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高贵还是卑贱,都最终只能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所以追求浮名还不如好好地享受当下。

在庄子的笔下,世间万物,无论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形的、无形的都能成为他思想和精神的载体。

《秋水》中,河伯一开始以为天下之美都在自己这里,后来,看到大海之后望洋兴叹,明白了自己的狭隘和无知。

由此引申到人身上,庄子认为孔子的知识也有限,伯夷的仁义也不足。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将神话寓言结合在一起,既充满了趣味,又非常有教育意义,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庄子卓越的语言能力。

本月排行榜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法师无意间流落蓝星,蓝星的智慧生命无法通过意志撬动暗物质从而影响现实,法师失去施法能力。为了恢复施法能力,法师只好掏出各种黑科技来获取资源,元宇宙脑机融合生物计算机给蓝星的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注纯黑科技文,绝对有你没看过的脑洞!...

平淡种田文

平淡种田文

平淡种田文...

截教小妖

截教小妖

秦华穿越了,到了强人遍地的洪荒,他却成了一只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妖。赶上了鸿钧讲道末班车,人阐两教嫌弃他是妖,西方二圣对他恨之人骨,女蜗娘娘摇头叹息你还是走吧!没奈何,他只好投人截教。他将如何走自己路,寻自己的道,在以后的封神大劫中保住自己的命,保住在意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的命,让我们拭目以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